由“翻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48期“翻译学博士论坛”于11月15日14:00-15:30在六教A421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翻译政策:元概念的流变与最新进展”。论坛由翻译学博士生邵星宇同学主持,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曾利沙教授应邀出席。本次论坛由16级翻译学博士生杜安同学主讲,论坛参与人包括高翻学院博士生、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博士生、访问学者以及中青年教师等。
博士生杜安作主题发言
主讲人杜安首先从元概念的界定入手,指出元概念的厘定与概念史的梳理对于基础研究的必要性,进而基于元概念流变的视角透视“翻译政策”作为一个译学术语在翻译学发展中的名与实的关系。翻译政策在霍姆斯的学科框架中占据应用翻译学的“一席之地”,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相较于应用翻译学的其他分支,翻译政策的研究相对滞后,这与翻译政策概念的不确定性与流变性不无关系。
通过背景介绍,主讲人梳理了“翻译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不同范式下的流变,同时介绍近年来翻译政策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国外研究的新取向,并藉此反思此领域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用路径。
曾利沙教授做精彩点评
随后,现场同学就演讲的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讨论,涉及到“翻译政策”的概念属性、研究路径及研究意义等。最后曾利沙教授充分肯定了主讲人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及整合,并就大家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提出四点重要意见:
(一)研究应当直击问题本质,首先应对“翻译政策”作出可行的外延与内涵界定,明确翻译政策的本质属性。应明确翻译政策有哪些可能的形态,如成文性翻译政策和非成文性政策,二者之间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这是必须厘清的基本问题;
(二)若从翻译史角度看,应明确有哪些历时性的社会翻译政策,应从不同层面、行业、机构等方面进行考察,并结合共时性或现实意义进行研究;
(三)研究不是简单的文献梳理,更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同时提出的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回答,这些问题都与研究目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四)研究包含了“研”和“究”,也即要研讨哪些问题,并能在详实的资料收集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这些问题,清本溯源。
最后曾教授勉励博士生目标坚定,不断探索,重视研究价值的取向性及层次性,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开启学术人生。对于现场观众及年轻学者而言,曾教授的点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开阔了研究视野,启迪了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