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8日,第一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拉开帷幕。本次高层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印书馆、《中国翻译》《外国语》《中国外语》编辑部联合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365bet世界杯欢迎您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
论坛开幕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瑞林教授主持,并举行了“中国译学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教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先生分别致辞。本次高层论坛上,译学理论界、学术刊物界和出版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商议中国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发展大计。
下面是对本次会议的一个侧记。
·宏观视角·
《中国翻译》主编黄友义教授发表主旨演讲,认为中国翻译进入研究和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的口笔译翻译已发展为语言服务业,翻译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王东风教授对中国译学发展过程中翻译学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地位进行了深入思考。澳门大学张美芳教授讨论了“后霍姆斯时代”译学构建的目标、范畴及研究途径。香港岭南大学孙艺风教授从霍姆斯提出的翻译学三大分支即理论、描写和运用的不均衡发展,提出翻译学理论研究亟需反思、翻译的“实”(性质)需要深入探索、为译学发展注入活力的观点。
·专业领域·
曾利沙教授提出“理论模块”和“经验模块”有机统一的译学技术理论范畴化建构观,探讨译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之道。蔡新乐教授认为翻译批评应具有历史性导向,在自身存在的基础上,关注人的跨文化未来的走向。莫爱屏、赵军峰、穆雷教授分别从岭南文化外译的文化身份构建、法律翻译学的独立学科构建和翻译学博士培养等角度探讨了翻译学理论建设的问题。李瑞林教授从应用翻译学的角度谈到翻译研究应着力解决的语序、歧义性、非对称的问题,并指出翻译教育中应坚持知识驱动的理念,同时准确理解翻译的学科性。
·历史梳理·
谭载喜教授总结了翻译学研究三十多年来的成就,并提出立足译学辩证论、树立正确翻译与翻译研究观、对翻译研究范式采取开放态度,坚持翻译本质以促进翻译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李德凤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翻译学发展进行了梳理,对翻译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黄忠廉教授从翻译学学科发展历程、认识论基础和学科核心问题三个方面阐明了从翻译本质出发构建理论翻译学的必要性。云山领军学者罗选民教授高屋建瓴,历时梳理了翻译在国家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的教育意义,并从清华译学传统出发,谈到了中国译学发展的大视阈与大发展。
·编辑出版·
马皓岚主任以“坚守与开拓”为主题,印证了商务印书馆120年与中国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息息相关的关系。《中国外语》副主编常少华对《中国外语》十多年来刊载的翻译研究类论文进行了评介。《外国语》编辑部郑敏宇博士通过对期刊来稿和发稿内容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翻译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对理论翻译学构建的思考。
·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有两项意旨,其一在于探讨理论翻译学文库的结构,确定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商议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其二在于明确中国译学的协同研究,协商其具体方式和阵地。
最后,本次会议召集人、珠江学者黄忠廉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切中肯綮、画龙点睛又幽默诙谐、发人深省。本次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还特意安排了圆桌会议的环节,旨在通过翻译学界学者、出版机构、期刊专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探索理论翻译学学科构建及译学方法论,并明确此后两年一届,将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理论翻译学研究的一面重要旗帜。
与会学者合影